“网课时期”系列访谈(1):关于网课给我带来的那些焦虑
发文时间: 2022-03-08
撰稿人: 华电电院本科21级
重返阔别已久的线上课堂,我们既期待与老师、同学们的相遇,又担心无法管理自己的学习状态。在网课阶段过半之时,年级新媒体小组成员就上网课期间遇到的问题对同学们进行访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缓解网课带来的那些焦虑。
“进行线上学习,
网络卡顿,总会错过重要内容。”
由于网络授课的方式,原本课堂中与老师同学的互动都减少了很多。对于那种需要通过及时反馈来巩固知识的同学来说,网络相对单向的知识输出方式使得自己原本希望能得到多方反馈的期待无法立刻实现。基于网络的这种局限性,同学们可能有一种自己“无法控制或者无法改变”的无力感,同时也因为无力感产生了学习的焦虑。
然而这种状态并非完全“不可控”。同学们可以考虑及时把自己在课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后的时间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通过课外交流来弥补这部分的缺失。
“学习与生活都在同一个空间中,
平时赶场子上早八的仪式感渐渐消失了。”
尤其是这种学习和生活没有边界、缺乏转换空间带来的仪式感的状态,更容易让人因为被限制在一个区域里生活学习而造成疲劳感、烦躁感。
面对这样的局限性,我们要增加自己的学习仪式感,尽可能的找回一些边界,让家变成一个可以近似于学校的学习环境。例如,我们还是要尽量按原来的时间起床,穿着适合上学的衣服准备上课。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要离开自己学习的地方,换个空间休息一下,换一换脑子。在学习的时候尽量保证学习的环境类似于课堂,只留下学习需要的材料,把不要的、可能会转移你注意力的东西拿走。通过调整学习的节奏,我们尝试去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心态。
“盯着屏幕不知不觉就走了神,
当我回过神时,老师已经讲到下一个知识点了。”
网络授课让自己的专注力无法保证。一方面因为缺乏足够多的直观刺激,思维容易发散;另一方面,少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监督”,在自我管理和一直提醒自己保持专注上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
如果这时候老师讲课的内容又刚好不是我感兴趣的,或者课程太容易又或者太难,那我分心去做其他事情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当专注力下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责备自己;而这种责备也容易带来焦虑和内疚的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个小目标,并且分阶段去完成。如果要求自己“完全专注”,那可能你给自己的要求太严苛了。
为了缓解大家的焦虑感,我们为大家搜集了相关书籍、音乐、电影等,供同学们参考,希望这些温暖而治愈的故事能够丰盈你的生活,在网课之外,依旧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开拓。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by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因妻子的离世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准备安静且干净地离开这个世界。然而新邻居地到来彻底“打扰”了欧维的计划。他感到烦躁、不适但却温暖,这种生活中的烟火气让他有了新生的动力。
《一个人的朝圣》
by蕾秋·乔伊斯
此书讲述了退休老人哈罗德为探望病危友人而独自踏上漫长旅途的故事。哈罗德的出发点是为了给予友人希望,但最终却实现了自我救赎。87天,627英里,一个人的朝圣路。在路上他想了许多,相信你读起来也会思考良多,这大概就是行走的力量。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网课焦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寻找解决办法并化焦虑为动力。期待网课结束再相逢时,遇见的,是一个全新的你。